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实验探究氮的化合物的性质 装置如下图所示(A装置未画出) 其中A为气体发生装置
某化学课![]() ![]() 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先将C处铂丝网加热至红热,再将A处产生的气体通过B装置片刻后,撤去C处酒精灯,铂丝继续保持红热,F处铜片逐渐溶解。 (1)实验室制取A中气体时若只用一种试剂,该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填代表备选试剂的序号);此时A中主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2)下面关于A中所用试剂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A.施用该物质会大大提高粮食产量而对环境无影响 B.向该物质的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 + OH– = NH3?H2O C.可通过加热方法区别该试剂和(NH4)2SO4 D.工业上用NH3等合成该物质的过程可称为氮的固定 (3)装置C中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E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设A、B中的药品充足,则装置F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指导老师从安全与环保角度考虑,指出该装置有两处明显的缺陷,请你提出修改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参考解答
(1) NH4HCO3(2分) 试管、酒精灯(2分) (2) C(2分) (3) 4NH3 + 5O2 ![]() (4)水中产生气泡,溶液逐渐变为蓝色,气体在 ![]() (5)在装置E、F之间增加一个防倒吸装置,在装置F后面增加一个尾气吸收装置(2分) |
略 |
相似问题
(10分)I 为了探究HClO的漂白性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1)通入Cl2后 从集气瓶A中干燥
(10分)I、为了探究HClO的漂白性,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1)通入Cl2后,从集气瓶A中干燥的红色布条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2)从集气瓶B中湿润的红色
(18分)科学探究结果的准确性来自于探究活动中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研究过程的计划性 研究目的明确性。(
(18分)科学探究结果的准确性来自于探究活动中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研究过程的计划性、研究目的明确性。(一)学生(甲)应用下图装置(A)所示意的方法研
某班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探究氮的化合物的某些性质。(1)同学甲在实验室利用下列装置制取氨气和氧气的混合气
某班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探究氮的化合物的某些性质。(1)同学甲在实验室利用下列装置制取氨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并完成氨的催化氧化。A中加入浓氨水,D中加
(6分)据“网易新闻中心”报道 2008年12月13日 湖北大冶市金牛镇小泉村发生了群体中毒事件 三
(6分)据“网易新闻中心”报道,2008年12月13日,湖北大冶市金牛镇小泉村发生了群体中毒事件,三名儿童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另两名儿童至今日仍在医院治疗
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剂成分及其含量进行以下探究:查得资料:该牙膏摩擦剂由碳酸钙 氢氧化铝
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剂成分及其含量进行以下探究:查得资料:该牙膏摩擦剂由碳酸钙、氢氧化铝组成;牙膏中其它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