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古诗 完成12-13题 阅读下面的古诗 完成12-13题。(共6分 每小题3分
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13题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13题。(共6分,每小题3分)
春思
贾至①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②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注】①贾至:唐代洛阳人。这首诗是他在被贬为岳州司马时所写。②历乱:烂漫
12.本诗前两句描写的景物有,通过对它们的描写,体现出春天的特点。(3分)
答:
13.赏析“春日偏能惹恨长”中“惹”字的妙处。(3分)
答:
此题出自2015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
参考解答
12、答案:草、柳、桃花、李花示例: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第一空写对写全得1分:第二空
占2分,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中景物描写的能力。寻找诗句中的景物相对简单,将诗句中写景的实物挑出来即可,“青青”“黄”“历乱”“香”等词从颜色、状貌、气味等角度,写出了“春意闹”的意味,由此可见诗句所体现的春天的特点。
13、答案:示例一:“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将春日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抱怨春日把恨引长,产生度日如年之感,表达了诗人与日俱增的愁绪以及无法排遣的苦闷。(修辞手法占1分,表达作用占2分。意思对即可)示例二:“惹”是招引(或:引起)的意思,诗人抱怨舂日把恨引长,产生度日如年之感。妙用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与日俱增的愁绪以及无法排遣的苦闷。(“惹”字的意义占1分,“惹”字的表达作用占2分,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炼字妙处的能力。对诗句中动词的赏析,要从修辞手法、表现景物特点、表现诗人情感等角度来解答诗歌语言的妙处。规范的答法是:××字运用……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相似问题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造型顶粱柱刻骨明心隐姓埋名 B.藉贯沉甸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 造型顶粱柱刻骨明心隐姓埋名 B 藉贯沉甸甸锐不可当秩序景然 C 丰硕紧箍咒疲备不堪振耳欲聋
记六一①语 顷岁② 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 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他术 唯勤读书而多为之 自工
记六一①语 顷岁②,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他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
阅读文段记六一语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此公以其尝
阅读文段记六一语,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 译文:此题出自2015年山东省
5.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国演义》中被许劭称为“治世之能臣
5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三国演义》中被许劭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是曹操。 B 《简·爱》中简·爱坚定
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五柳先生传 完成6~8题。 阅读下面的文段 完成6~8题。(共6分 每小题2分
课内文言文阅读,阅读五柳先生传,完成6~8题。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8题。(共6分,每小题2分)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