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该信点什么 信仰是人类对美好理想的持久信念 是人类对真善美的本能追求。信仰犹如照耀人生之
我们总该信点什么
信仰是人类对美好理想的持久信念,是人类对真善美的本能追求。信仰犹如照耀人生之路的明灯,有了这盏明灯你就不会偏离方向,心中没有了信仰,没有了敬畏,没有了道德准则,是很容易让自己成为他人的地狱的。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什么也不缺,只缺信仰?
自然,这和我国传统宗教的人文化和世俗化有关。与西方基督教、伊斯兰教所重视彼岸世界的情怀以及个人心灵的解脱截然不同,中国人的持统信仰,向来有浓厚的现实性、功利性。人们崇拜神灵,不是为精神解脱,而是祈求神灵帮助消灾免祸,治病驱邪,人丁兴旺,五谷丰登。一旦达不到目的,就很容易放弃信仰。但是,这不是问题的关键,我们的信仰缺失,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教育出了大问题。
目前中国教育的危机是我们在目标设定上对终极价值的追求缺乏理直气壮的关心。我们的眼里只有分数,没有其他的一切,诸如道德良知法律信仰。我们随便在大街上找一个学生,问他为什么读书,得到的答案,十有八九离不开“考一个好大学”,我们的家长也时刻在向孩子灌输着这样一种观念:努力读书,就为了今后过得比别人好。至于学校,虽则也冠冕堂皇地说什么培养完全人格,可是言不由衷,总让人怀疑是套话。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眼里只有学业成绩,只有考试分数,至于谈到教育的目的,一说到是为国家、为人类,就嗤之以鼻,讥笑为“伪崇高”。道德良知法律的教育,都靠边站了,哪来的什么信仰教育?教育工作者年终评奖,看的是成绩,职称晋级看的还是成绩,至于否培养了学生的完全人格,是从来不闻不问的。正因为如此,我们的信仰,也就在这种唯分数至上的所谓教育中流失了。
因此,尽快建立起新的信仰体系,让人们有所“信”,才是当务之急。
在这里,我不妨将梁启超的话重新提起,以鞭策教育工作者:“教育是什么?教育是教人学做人,——学做‘现代的’人。”
(作者:谢浮名,选自《杂文月刊》2015年2月下旬,有删改)
25.目前中国教育的危机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3分)
答:______________
此题出自2015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内蒙古包头市2015年初中升学考试语文
参考解答
25.①学生认为读书就是为“考一个好大学”。(1分)②家长认为读书就是为孩子“今后过得比别人好”。(1分)③学校其实真正关注的只是学生的考试分数。(1分)
更多中考语文考试问题可以关注下中考语文考试答案专题:https://www.shangxueba.com/Ask/zt24.html
相似问题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雄性变色龙通过变色来吸引异性 吓退情敌 迷惑捕猎者 科学家揭开变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雄性变色龙通过变色来吸引异性、吓退情敌,迷惑捕猎者 科学家揭开变色龙变色之谜 ①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对变色龙
27.阅读下面文字 按要求作文。(50分) 缺月变圆 让人明了什么是坚持之后的希望;东归大海的
27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缺月变圆,让人明了什么是坚持之后的希望;东归大海的流水,因一往无前,便无可阻挡!回报让乌鸦懂得反哺,感
7.结合上下文 在画线处补写句子 使语意连贯通顺。 一张弓的好坏 不单要看它是否射得远 更要看
7 结合上下文,在画线处补写句子,使语意连贯通顺。 一张弓的好坏,不单要看它是否射得远,更要看它是否射得准。一张弓虽然有力,但射出的箭不走
二 阅读理解与分析 【古诗阅读】 蝉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 非
二、阅读理解与分析 【古诗阅读】 蝉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0 请你说说诗歌后两句揭示了什
改造人类 ①2014年年中 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了《2013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报告显
改造人类 ①2014年年中,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了《2013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报告显示,2013年全球陆地和海洋表面平均温度为14 5℃,比1961-1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