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是一种韧性  ①一天 有两位年轻人来到一位哲人的家 他们问哲人:信仰是什么?哲人似乎没听见一

学历类考试 已帮助: 时间:2025-04-05 06:18:29

  信仰是一种韧性

  ①一天,有两位年轻人来到一位哲人的家,他们问哲人:信仰是什么?哲人似乎没听见一样,继续着他手中的活儿。

  ②原来哲人在准备着午餐,正揉着面,要做面条。只见他袖子卷得老高,双手揉着一团面,揉一会儿,撒一些面粉,再用双手使劲揉。随着时间的推移,手中的面团越来越白,越来越劲道,越来越有韧性……这时,一位年轻人说:“谢谢您,我们告辞了!”哲人依然没吭声,手中继续用力揉着。

  ③出门后,同去的年轻人问:“哲人什么也没有说,我们为什么就这样回去?”那位青年说:“哲人已经告诉我们了,信仰就是不停揉搓后的韧性。”问话的年轻人恍然大悟:“我懂了,”他指了指路边上用青砖砌的一堵墙,“我们村中有人会做砖,这砌墙的砖,在做土坯前,那泥巴要反复地搅拌、翻动,这样做出的土坯黏性好,烧出的砖才会坚韧、耐用。”

  ④信仰是一种揉搓之后的韧性,科瑞集团的董事长郑跃文曾给我们做过精妙的诠释。他说,1987年,中国对西方文化开禁,他当时特别着迷于尼采。尼采的观点是,既然人生是一个悲剧,为什么不能将悲剧演绎得精彩一些!于是在政府机关任职的郑跃文下海了。下海办企业显然不像在政府机关那样旱涝保收,但“将人生演绎得精彩一些”的信念,让他走上了一条充满风险却有着无限活力的路,这条路也就注定要受“揉搓”,要付出他的坚韧的努力。郑跃文尤其推崇《圣经》,他说,中国的儒释道,能给人分别解决伦理、生理、心理的问题,而《圣经》则是让人真正找到方向、到达彼岸的一本书。没有信仰的人总是试图去解释,去讲道理。而真正有信仰的人,只是去“信”。自己只要照着书中说的做,就能“得福”。每天的三次祷告,就是在提醒自己要做什么,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郑跃文所说的“每天三次祷告”其实就是一种“揉搓”,一个具有韧性的过程。

  ⑤【A】没有信仰,没有韧性,绝不可能达到此境界。一个人要是没有信仰,没有韧性,不说他不敢向新的生活挑战,就是遇到一点挫折和困难也会一蹶不振。而信仰、韧性是激发一个人内心潜能的强大动力。

  ⑥有人说,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能代替信仰或信念,代替韧性。聪明不能,因为世界上失败的聪明人太多了;天赋也不能,因为没有毅力,韧性的天赋只不过是空中楼阁、沙上的画痕;教育也不能,因为世界上到处都可看到受过教育半途而废的人。

  ⑦充满韧性的信仰或信念往往会“点石成金”。那一年,父亲开垦了一片河滩地,上面满是荒草与卵石,父亲让我们兄弟几个将荒草弄回家,可没有谁愿意花这力气,是父亲的一番话,不仅让我们高高兴兴地把荒草弄回了半里路之遥的家,而且连那些卵石我们也一颗不剩地搬到了家门前。原来,父亲点燃了我们的信念,他让我们在家门前盖一个猪圈,养猪卖钱让我们兄弟每一个人都能念书。

  ⑧【B】

  ⑨信仰是一种韧性,而韧性是一切成功的材料和基石。

  16.下列两则材料是从原文中抽取出来的,你认为分别放在【A】【B】两处哪处合适,请分别说明理由。(6分)

  材料1:有诗说:“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又说,“在失败的那边是成功!是用信念筑成的成功。”

  材料2:庄子说:“径路绝而风云通,人力穷而天心见。”

  答:

  此题出自2015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

难度:⭐⭐⭐

题库:学历类考试,初中(中考),证券从业资格

标签:的人,哲人,韧性

参考解答

用户头像

456***124

2025-04-05 06:18:29

16.材料1放在【B】处(1分).材料1所引诗句告诉我们要有信念和信仰才能成功。信念、信仰需要韧性,所以韧性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放武在【A】处(1分),材料2中庄子所说。“径路绝而风云通.人力穷而天心见。”意思是要达到一定的境界,必穷人力,也就是穷尽人的信仰和韧性,第⑤自然段“没有信仰,没有韧性,绝不可能达到此境界。”这句话正是对庄子话语的阐释,所以放在【A】处(1分)。(共 6分.说理有据,语言通顺即可酌情给分)


上一篇 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 荒谬误国的诗句是?(2分) 此题出自2015年四川省凉山州

下一篇   山的呼唤  琼瑶  ①梦中 总听到那山的呼唤。  ②从小 热爱山 热爱水 热爱大自然那渺无边际

相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