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g)+H2O(g)CO2(g)+H2(g)△H<0在温度t1时达到平衡 c1(CO)=c1(H
CO(g)+H2O(g)![]() CO2(g)+H2(g)△H<0在温度t1时达到平衡,c1(CO)=c1(H2O)=1.0mol/L,其平衡常数为K1.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至t2时,反应物的平衡浓度分别为c2(CO)和c2(H2O),平衡常数为K2,则( )
|
参考解答
依据化学平衡CO(g)+H2O(g)![]() CO2(g)+H2(g)△H<0,正向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进行,即平衡逆向进行; A、t1时达到平衡,c1(CO)=c1(H2O)=1.0mol/L,所以新平衡状态下,c2(CO)和c2(H2O)仍相同;故A错误; B、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至t2时,平衡逆向进行,所以c2(CO)>c1(CO),故B错误; C、据平衡常数的计算式可知;K=
D、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至t2时,正向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进行,即平衡逆向进行,K2<K1,故D正确; 故选D. |
相似问题
由碳的氧化物直接合成乙醇燃料已进入大规模生产.下图是由二氧化碳合成乙醇的技术流程:吸收池中盛有饱和碳
由碳的氧化物直接合成乙醇燃料已进入大规模生产.下图是由二氧化碳合成乙醇的技术流程:吸收池中盛有饱和碳酸钾溶液,把含有二氧化碳的空气吹入吸收池中
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1)工业上一般采用下列两种反应合成甲醇:反应I:
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1)工业上一般采用下列两种反应合成甲醇:反应I:CO(g)+2H2(g)CH3OH(g) △H1 反应Ⅱ:CO2(g) +3H
某温度下 反应mA(g)+nB(g)pC(g)+qD(g)的平衡常数为K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某温度下,反应mA(g)+nB(g)pC(g)+qD(g)的平衡常数为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K越大,达到平衡时,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小B K越小,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
某可逆反应aA+bB?cC△H 在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K≠1) 保持温度不变 将方程式的书写作
某可逆反应aA+bB?cC△H在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K≠1),保持温度不变,将方程式的书写作如下改变,则△H和K数值的相应变化为( )A.写成2aA+2bB?2c
化学平衡常数(K) 弱酸的电离常数(Ka) 难溶物的溶度积常数(KSP)是判断物质性质或变化的重要的
化学平衡常数(K)、弱酸的电离常数(Ka)、难溶物的溶度积常数(KSP)是判断物质性质或变化的重要的平衡常数.下列关于这些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