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1:齐白石先生自幼家境贫寒 没有上学的机会 长大后做了木工 四十岁以后才开始自学绘画 他虚心求教

国考公考 已帮助: 时间:2024-11-06 02:09:56

材料1:齐白石先生自幼家境贫寒,没有上学的机会,长大后做了木工,四十岁以后才开始自学绘画,他虚心求教,勤学苦练,终于在画坛上独树一帜,成为著名的国画大师。
材料2:王安石有篇文章《伤仲永》说一个叫方仲永的小孩,五岁能诗,“指物作诗立就”,其父“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方仲永十二三岁时,“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方仲永“泯然众人矣”。
阅读材料,分析影响个体能力发展的因素。
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难度:⭐⭐⭐

题库:公务员考试,特岗教师,专业基础知识

标签:齐白石,勤学苦练,材料

参考解答

用户头像

413***100

2024-11-06 02:09:56

正确答案:
(1)影响个体能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遗传素质是人的能力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环境和教育:环境是能力发展的外部条件。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学校教育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中更是具有特殊的意义,起着主导性作用,它不仅使受教育者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也形成和发展能力。实践活动:人的能力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离开了实践活动,即使有良好的素质,有良好的环境和教育,能力也难以形成和发展起来。个体主观能动性:个体主观能动性起决定性的作用,最终通过社会实践形成和发展。(2)案例一中齐白石虽然没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家境贫寒),也没有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没有上学机会),但他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虚心求教),并且在实践中不断练习(勤学苦练),终于在画坛上独树一帜,成为著名的国画大师。这就表明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个人能力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并通过实践形成和发展。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是他走向成功的关键因素。案例二中方仲永虽然有优良的先天遗传素质(五岁能诗,“指物作诗立就”),但是遗传素质只是能力发展的前提。还需要结合后天的教育。教育在人的能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由于方仲永的父亲“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使他后天缺乏良好的教育,导致遗传素质也没有得到更好的发展而“泯然众人矣”。方仲永的案例强调了教育在人的能力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不断接受教育和学习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上一篇 教育只能适应儿童的发展 而不能促进儿童的发展。( )此题为判断题(对 错)。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

下一篇 出于品行 习惯和非理性冲动而产生的以伤害他人为目的的行为 指的是( )。A.厌学行为B.攻击行为C.

相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