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如下两个反应:A NaOH + HCl =' NaCl' + H2OB 2FeCl3+Cu =2
现有如下两个反应: A、NaOH + HCl =" NaCl" + H2O B、2FeCl3+Cu =2FeCl2+CuCl2 (1)根据两反应本质,判断能否设计成原电池:A、 , B、__________(选择“能”或“不能”); (2)如果不能,说明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可以,则写出正、负极材料、电极反应式及电解质溶液名称: 负极材料________,电极反应式为 ,正极材料 ,电极反应式为 , 电解质溶液名称是 。 |
参考解答
(1)(A)不能 (B)能 (2)(A)的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没有电子转移 (3) 负极:铜,Cu-2e- =Cu2+,正极:碳棒,2Fe3+ +2e- = 2Fe2+ :氯化铁溶液 |
试题分析:(1)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电子的转移,所以只有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设计成原电池。A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设计成原电池。B是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 (2)见(1)中的分析 (3)根据方程式可知,铜是还原剂失去电子。氯化铁是氧化剂,铁离子得到电子,所以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可知,负极材料应该是铜,电极反应式是Cu-2e- =Cu2+。正极材料可以是金属性弱于铜的金属,也可以是能够导电的非金属,例如碳棒,电极反应式是2Fe3+ +2e- = 2Fe2+ 。而根据方程式可知电解质溶液应该是氯化铁溶液。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难易适中,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侧重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特别是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
相似问题
如下图所示 把锌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后插入稀硫酸溶液构成原电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Zn是负极 发生还
如下图所示,把锌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后插入稀硫酸溶液构成原电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Zn是负极,发生还原反应B.该装置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C.一段时间后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的材料必须是两种金属B.由铜 锌作电极与硫酸铜溶液组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的材料必须是两种金属B.由铜、锌作电极与硫酸铜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铜是负极C.马口铁(镀锡铁)破损时
(7分)由A B C D四种金属按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装置现象二价金属A不断溶解C的质量增加A上有气
(7分)由A、B、C、D四种金属按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装置现象二价金属A不断溶解C的质量增加A上有气体产生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甲中负极的电
全钒液流储能电池(VRB)广泛应用于风能 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储能系统。电池反应为VO2++V2++2H
全钒液流储能电池(VRB)广泛应用于风能、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储能系统。电池反应为VO2++V2++2H+VO2++V3++H2O,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电池
如下图所示为氢氧燃料电池的原理示意图 按照此图的提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电极是负极B
如下图所示为氢氧燃料电池的原理示意图,按照此图的提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电极是负极B.b电极的电极反应为:4OH--4e-====2H2O+O2↑C.氢氧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