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已知A是气态烃 完全燃烧时产生的CO2和H2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A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30
ⅰ已知A是气态烃,完全燃烧时产生的CO2和H2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A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30,在下图变化中,F为高分子化合物,C中含有-CHO,E有水果的香味(反应条件未写出)![]() (1)B中所含官能团名称 ,E 物质的名称 ; (2)反应①类型为 。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明反应条件) ① ; ② ; ③ ; ⅱ一定量的乙醇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得到CO、CO2和水的总质量为27.6g,若其中水的质量为10.8g,则CO的质量为 g. ⅲ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并制取乙醛(乙醛易溶于水),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粗黑线表示乳胶管。请填写下列空白: ![]() (1)甲装置常常浸在70~80 ℃的水浴中,目的是 。 (2)由于装置设计上的缺陷,实验进行时可能会 。 (3)若试管丁中用水吸收产物,则要在导管乙、丙之间接上戊装置,其连接方法是(填戊装置中导管代号): 乙接 、 接丙。 |
参考解答
ⅰ(1) 羟基(1分) 乙酸乙酯(1分)(2) 加聚反应 (1分) (3)① n CH2=CH ![]() ![]() ②2CH3CH2OH + O2 ![]() ③CH3CH2OH + CH3COOH ![]() ⅱ1.4g (3分) ⅲ(1)使生成乙醇蒸气的速率加快且较均匀 (2分) ( “速率加快”1分,“均匀”1分) (2)发生倒吸 (2分) (3)b a (2分) |
试题分析:ⅰ、已知A是气态烃,完全燃烧时产生的CO2和H2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A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之比是1:2,所以最简式为CH2。又因为A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30,所以A的化学式是C2H4,即A是乙烯。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以及氧化反应等。由于F为高分子化合物,C中含有-CHO,E有水果的香味,所以F是聚乙烯,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则B是乙醇。乙醇氧化生成乙醛,即C是乙醛。乙醛氧化生成乙酸,即D是乙酸。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则E是乙酸乙酯。 (1)乙醇分子中的官能团是羟基;E的名称是乙酸乙酯。 (2)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所以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加聚反应。 (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反应①、②、③的方程式分别是是 n CH2=CH ![]() ![]() ![]() ![]() ⅱ、设乙醇的物质的量为x,由关系式可知C2H5OH~3H2O 1mol 54g x 10.8g 解得x= ![]() 因此根据碳原子守恒可知n(CO2)+n(CO)=0.2mol×2=0.4mol 又因为m(CO2)+m(CO)=27.6g-10.8g=16.8g 设CO2和CO的物质的量分别是a和b,则44g/mol×a+28g/mol×b=16.8g、a+b=0.4mol 解得a=0.35mol、b=0.05mol 所以m(CO)=0.05mol×28g/mol=1.4g ⅲ、(1)在反应中参加反应的是乙醇气体,由于乙醇具有挥发性,且乙醇的沸点大约是78℃,所以甲装置常常浸在70~80 ℃的水浴中目的是使生成乙醇蒸气的速率加快且较均匀。 (2)由于生成物乙醛以及乙醇都是与水易溶的,因此丁装置中导管直接插入到溶液中容易引起倒吸。 (3)连接戊装置的目的是防止倒吸的,因此要短口进,长口出,即乙接b,a接丙。 |
相似问题
某饱和一元醇和饱和一元醛的混合物共3g 跟足量银氨溶液完全反应(醛被氧化成羧酸)后 可还原出16.2
某饱和一元醇和饱和一元醛的混合物共3g,跟足量银氨溶液完全反应(醛被氧化成羧酸)后,可还原出16 2g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是甲醛B.可能是乙
(5分)乙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 它可以用玉米 薯类等为原料经发酵 蒸馏制成。乙醇和汽油经加工处
(5分)乙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它可以用玉米、薯类等为原料经发酵、蒸馏制成。乙醇和汽油经加工处理形成的车用燃料即乙醇汽油。结合有关知识,回
(10分)实验室可用NaBr 浓H2SO4 乙醇为原料制备少量溴乙烷:C2H5—OH+HBrC2H5
(10分)实验室可用NaBr、浓H2SO4、乙醇为原料制备少量溴乙烷:C2H5—OH+HBrC2H5Br+H2O,已知反应物的用量为:0 30 mol NaBr(s)、0 25 mol C2H5OH
下列各组物质中 一定互为同系物的是( )A.乙烷和己烷B.CH3COOH C3H6O2C.
下列各组物质中,一定互为同系物的是()A.乙烷和己烷B.CH3COOH、C3H6O2C.和 D.HCHO、CH3COOH
如下图所示是1 2- 二氯乙烷消去反应的实验装置图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按照如图所示 连接好
如下图所示是1 ,2- 二氯乙烷消去反应的实验装置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按照如图所示,连接好仪器装置之后,首先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2)
